
内容简介
【作 者】四川大学主编;高峻,李赛修订
【丛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形态项】 452
【出版项】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5.03
【ISBN号】978-7-04-041911-5
【中图法分类号】O6
【原书定价】39.40
【主题词】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格式】 四川大学主编;高峻,李赛修订. 近代化学基础 第3版 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03.
内容提要:本书不可供其他相关专业选用和读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1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1.1.1氢原子光谱和原子轨道能级
1.1.2微观粒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
1.1.3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规律
1.2单电子体系核外电子运动的近代描述
1.2.1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2.2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1.2.3原子轨道及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1.2.4原子轨道及电子云的径向部分
1.2.5四个量子数
1.3多电子原子结构和周期表
1.3.1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图
1.3.2核外电子排布
1.3.3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4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
1.4.1有效核电荷数的周期性
1.4.2原子半径
1.4.3电离能
1.4.4电子亲和能
1.4.5元素的电负性
思考题
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2.1离子键和离子晶体
2.1.1离子键的形成和特征
2.1.2离子晶体
2.2共价键理论(I):价键理论
2.2.1键参数
2.2.2共价键的形成和类型
2.2.3杂化轨道理论
2.2.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3共价键理论(Ⅱ):分子轨道理论
2.3.1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
2.3.2分子轨道能级及其应用
2.4原子晶体和混合型晶体
2.5金属和金属晶体
2.5.1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
2.5.2金属的分子轨道理论
2.5.3金属晶体
2.6晶体缺陷和非整比化合物
2.6.1整比缺陷(本征缺陷)
2.6.2非整比缺陷
2.7分子间力和氢键
2.7.1分子极性的量度——偶极矩
2.7.2分子间力的本质和类型
2.7.3氢键
2.7.4分子晶体和氢键型晶体
2.8离子的极化作用
2.8.1离子的极化力和变形性
2.8.2离子极化作用对化学键性质的影响
2.8.3离子极化作用对晶体结构的影响
思考题
习题
第三章配位化合物的结构
3.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3.1.1配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3.1.2配体的类型
3.1.3配合物的命名
3.2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3.2.1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3.2.2外轨型配合物与内轨型配合物
3.2.3配合物的键型与磁性的关系
3.2.4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立体异构
3.3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3.3.1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
3.3.2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d轨道的分裂
3.3.3分裂能及其影响因素
3.3.4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及磁性
3.3.5晶体场稳定化能
3.3.6配合物的吸收光谱
3.4配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3.4.1中心离子与配体的盯键合
3.4.2中心离子与配体的7r键合
思考题
习题
第四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4.1溶液及理想气体一
4.1.1物理量的表示及运算
4.1.2溶液及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4.1.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4.1.4分压定律
4.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4.2.1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4.2.2热力学第一定律
4.2.3化学反应热
4.3化学反应的方向
4.3.1自发过程
4.3.2熵
4.3.3吉布斯函数
4.3.4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
4.4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4.4.1化学平衡
4.4.2标准平衡常数
4.4.3化学平衡的移动
4.4.4平衡组成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4.5化学反应速率
4.5.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4.5.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思考题
习题
第五章酸碱反应
5.1酸碱质子理论
5.1.1酸碱定义和共轭酸碱对
5.1.2酸碱反应的实质
5.1.3溶剂的酸碱性
5.2酸碱反应常数
5.2.1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常数
5.2.2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常数
5.2.3中和反应常数
5.2.4水解反应及水解常数
5.2.5解离度和稀释定律
5.3酸碱水溶液pH的计算
5.3.1分布系数和分布曲线
5.3.2溶液平衡的基本关系式
5.3.3酸碱水溶液pH的计算
5.4酸碱缓冲溶液
5.4.1缓冲溶液的类型
5.4.2缓冲作用原理
5.4.3缓冲溶液pH的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第六章沉淀反应
6.1沉淀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
6.1.1沉淀一溶解平衡
6.1.2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
6.2溶解度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6.2.1溶解度
6.2.2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6.2.3酸效应
6.2.4水解效应
6.2.5配位效应
6.3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
6.3.1分步沉淀
6.3.2沉淀的转化
6.4沉淀分离法简介
6.4.1沉淀的形成
6.4.2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6.4.3沉淀条件的选择
6.4.4应用示例
思考题
习题
……
第七章配位反应
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九章化学分析
第十章物质概述
第十一章主族元素的二元化合物
第十二章主族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含氧酸及含氧酸盐
第十三章过渡元素及其简单化合物
第十四章过渡元素的配位化合物
附录
元素周期表
第十五章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5.1 有机化合物及其特点
15.1.1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特点
15.1.2 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特点
15.2 有机化学简介
15.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15.3.1 有机化合物的经典结构理论
15.3.2 有机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15.3.3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
15.4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和同分异构
15.4.1 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表示
15.4.2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
15.5 有机化学反应的中间体
15.6 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
15.7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5.8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概要
思考题
习题
第十六章 烷烃
16.1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16.2 烷烃的构象
16.3 烷烃的物理性质
16.3.1 沸点
16.3.2 熔点
16.3.3 相对密度
16.3.4 溶解度
16.3.5 折射率
16.4 烷烃的化学性质
16.4.1 取代反应
16.4.2 氧化反应
16.4.3 裂解
16.4.4 异构化
16.5 烷烃的制法
16.6 烷烃的来源
思考题
习题
第十七章 不饱和烃
17.1 烯烃
17.1.1 烯烃的结构及π键的性质
17.1.2 不饱和烃的构造异构及烯烃的顺反异构
17.1.3 烯烃的命名
17.1.4 烯烃的物理性质
17.1.5 烯烃的化学性质
17.2 炔烃
17.2.1 炔烃的结构
17.2.2 炔烃的命名
17.2.3 炔烃的物理性质
17.2.4 炔烃的化学性质
17.3 二烯烃与共轭体系
17.3.1 二烯烃的分类
17.3.2 1,3-丁二烯的结构
17.3.3 共轭效应
17.3.4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17.4 周环反应
17.4.1 周环反应的特点
17.4.2 电环化反应
17.4.3 环加成反应
17.5 不饱和烃的来源与制备
思考题
习题
第十八章 脂环烃
18.1 脂环烃的分类及命名
……
第十九章 芳香族烃类化合物
第二十章 对映异构
第二十一章 卤代烃
第二十二章 醇、酚、醚
第二十三章 醛和酮
第二十四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二十五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二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
第二十七章 糖类
第二十八章 类脂化合物
第二十九章 蛋白质和核酸
第三十章 金属有机化合物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索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