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作 者】李瀚荪著
【丛书名】“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形态项】 332
【出版项】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7.03
【ISBN号】978-7-04-047013-0
【中图法分类号】TM133
【主题词】电路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格式】 李瀚荪著. 电路分析基础 上 第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03.
内容提要: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册分为两篇:总论和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书籍目录
上册
**篇总论和电阻电路的分析
**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1.1电路及集总电路模型
§1.2电路变量——电流、电压及功率
§1.3基尔霍夫定律
§1.4电阻元件
§1.5电压源
§1.6电流源
§1.7受控源
§1.8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
§1.9两类约束KCL、KVL方程的独立性
§1.10支路分析
§1.11建模的两种方法二极管模型
习题
第二章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
§2.1网孔分析
§2.2节点分析
§2.3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2.4电路的对偶性
§2.5晶体管的大信号模型
习题
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3.1线性电路的比例性网络函数
§3.2叠加原理
§3.3叠加方法与功率计算
§3.4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原理
§3.5晶体管的小信号模型
习题
第四章分解方法及单、双口网络
§4.1分解的基本步骤
§4.2单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
§4.3单口网络的置换——置换定理
§4.4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4.5一些简单的等效规律和公式
§4.6戴维南定理
§4.7诺顿定理
§4.8*大功率传递定理
§4.9 T形网络和n形网络的等效变换
§4.10双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
§4.ll互易双口对称双口
§4.12端接双口
习题
第二篇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五章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5.1电容元件
§5.2电容的VCR
§5.3电容电压的连续性质和记忆性质
§5.4电容的储能
§5.5电感元件
§5.6电感的VCR
§5.7电容与电感的对偶性状态变量
习题
第六章一阶电路
§6.1分解方法在动态电路分析中的运用
§6.2零状态响应
§6.3阶跃响应冲激响应
§6.4零输人响应
§6.5线性动态电路的叠加原理
§6.6三要素法
§6.7瞬态和稳态
§6.8子区间分析——方波激励的过渡过程和稳态
习题
第七章二阶电路
§7.1 LC电路中的正弦振荡
§7.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3 RL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7.4 GCL并联电路的分析
习题
部分习题答案(上册)
下册
第三篇动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和S域分析法
第八章交流动态电路相量法
8.1正弦激励的过渡过程和稳态
8.2变换方法的概念
8.3复数
8.4振幅相量
8.5相量的线性性质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8.6三种基本电路元件VcR的相量形式
8.7 VCR相量形式的统一阻抗和导纳的引入
8.8正弦稳态电路与电阻电路分析方法的类比相量模型的引入
8.9正弦稳态混联电路的分析
8.10相量模型的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
8.11相量模型的等效
8.12有效值有效值相量
8.13两类特殊问题相量图法
习题
第九章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三相电路
9.1基本概念
9.2电阻的平均功率
9.3电感、电容的平均储能
9.4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
9.5单口网络的无功功率
9.6复功率复功率守恒
9.7正弦稳态功率传递定理
9.8对称三相电路
9.9不对称三相电路
习题
第十章频率响应多频正弦稳态电路
10.1基本概念
10.2再论阻抗和导纳
10.3正弦稳态网络函数
10.4正弦稳态的叠加
10.5平均功率的叠加
10.6 RLC电路的谐振
10.7音响系统低音音量控制
习题
第十一章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11.1基本概念
11.2耦合电感的VcR耦合系数
11.3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反映阻抗
11.4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11.5理想变压器的VCR
11.6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性质
11.7理想变压器的实现
11.8铁心变压器的模型
习题
第十二章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12.1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几个基本性质
12.2反拉普拉斯变换赫维赛德展开定理
12.3零状态分析
12.4网络函数和冲激响应
12.5线性时不变电路的叠加公式
习题
附篇分布参数电路分析简介
第十三章均匀传输线
13.1分布参数电路模型
13.2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响应
13.3无限长线
13.4有限长线
13.5无损耗线
习题
附录A复习、检查用题
附录B复习大纲
部分习题答案(下册)
索引
结束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