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选读(第十版、新世纪第四版)—大学教材PDF电子版

内容简介

【作 者】王庆国主编
【丛书名】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一批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10版
【形态项】 269
【出版项】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6.08
【ISBN号】978-7-5132-3441-2
【中图法分类号】R222.2
【原书定价】43.00
【主题词】《伤寒论》-中医药院校-教材
【参考文献格式】 王庆国主编. 伤寒论选读 新世纪第4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08.

内容提要: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其中“总论”为全书的概括性论述,阐述《伤寒论》成书的历史背景、产生与沿革、学术渊源与成就等;“各论”共列八章,自“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书籍目录

总论
一、《伤寒论》学术地位、形成与发展
(一)《伤寒论》学术地位
(二)《伤寒论》作者及成书背景
(三)《伤寒论》流传与发展
二、《伤寒论》学术渊源与成就
(一)汉代医学传承与《伤寒杂病论》的奠基
(二)《伤寒论》的学术渊源
(三)《伤寒论》的学术成就
三、伤寒的含义及六经病的传变
(一)伤寒的含义
(二)六经病传变
四、《伤寒论》辨证体系
(一)六经、六经病与六经辨证
(二)六经辨证基本内容
(三)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方法关系
1.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关系
2.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
五、《伤寒论》的临证思维
(一)《伤寒论》健康观、疾病观与治疗观
(二)《伤寒论》辨证思维
1.辨病求本,本在阴阳
2.病证结合,辨证析机
3.四诊合参,动态分析
4.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5.同中见异,异中求同
6.以常衡变,知常达变
7.重视主症,区别对待
8.掌握规律,见微知著
(三)《伤寒论》治则治法
1.六经病证基本治则
2.《伤寒论》中的治疗方法
六、“经方”及其临床应用
(一)经方概念
(二)经方现代拓展应用原则
1.熟谙经旨,打牢基础
2.病证结合,适应需求
3.紧扣病机,抓住关键
4.科学评价,有利交流
5.掌握规律,有的放矢
(三)经方现代拓展应用途径与方法
1.方证相应,吻合因机症治
2.方症相应,重在有效组合
3.谨守病机,不拘症状变化
4.旁参各家,贵在灵活变通
5.潜心原文,妙在获取新知
6.合用经方,师从仲景妙法
7.合用时方,化裁更为广博
8.总结归纳,明晰化裁诸法
9.明晰方元,变化无穷无尽
10.但师其法.不拘具体方剂
七、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1.认清性质,明确目的
2.提纲挈领,掌握全局
3.熟读原文,明辨本意
4.前后联系,明经解要
5.参考名家,加深理解
6.结合临床,学以致用

各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附录一 条文索引
附录二 方剂索引
附录三 古今度量衡换算
附录四 长沙方歌括,伤寒方歌括

立即下载
下载价格3 积分
VIP优惠:免费
客服微信:van515616
更新时间:2020-6-6
教材格式:PDF
0

评论0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