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作 者】刘续宝,孙业桓
【形态项】 232
【出版项】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8.08
【ISBN号】978-7-117-26678-9
【中图法分类号】R181.3;R499
【原书定价】46.00
【主题词】临床流行病学-高等学校-教材;循证医学-高等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格式】 刘续宝,孙业桓.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 本科临床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08.
内容提要:
本套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轮规划教材,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起步*早、历史*悠久、修订版次*多的权威、规范、科学、经典的*规划教材。第八轮教材自2013年秋季出版至今,已经4年时间,修订再版是学科知识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次修订将根据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创新,并继续坚持u4e09基、五性、三特定u7684教材编写原则,更新内容,体现继承与发展。
书籍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发展历程1
第二节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概述3
一、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概念3
二、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关注对象3
三、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学科特点4
第三节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共同方法学基础5
一、设计5
二、测量7
三、评价7
第四节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作用和价值8
一、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作用和价值8
二、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的常见误区9
第二章临床研究与实践问题的构建11
第一节概述11
一、找出临床问题的重要性11
二、找准临床问题应具备的条件12
第二节循证问题的构建12
一、临床问题的类型12
二、临床问题的提出13
三、循证问题的构建模式15
第三节临床研究的选题与立题15
一、临床研究的特点15
二、选题与立题的原则16
三、研究选题和立题程序18
四、研究立题的评价标准19
第三章临床研究设计的基本要求20
第一节随机化原则20
一、概述20
二、随机化方法20
三、随机化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23
第二节对照原则24
一、概述24
二、设置对照的意义24
三、对照的种类24
第三节盲法原则26
一、概述26
二、盲法的分类26
三、非盲法评定27
第四节重复原则28
一、概述28
二、样本量的估计28
第五节临床研究的伦理学基础28
一、概述28
二、临床研究的伦理学原则29
第六节临床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30
一、概述30
二、选择偏倚30
三、信息偏倚31
四、混杂偏倚32
第四章临床研究的常用设计方案34
第一节随机对照试验34
一、概述34
二、设计模式35
三、方案要素设计36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37
五、注意事项38
六、优点和缺点39
第二节随机对照试验的一些特例39
一、交叉试验39
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41
三、基于单个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42
四、非等量随机对照试验43
五、整群随机对照试验43
第三节其他类型的临床对照试验43
一、半随机对照试验43
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43
三、历史性对照试验44
四、单臂研究44
第四节队列研究44
一、概述44
二、设计模式45
三、方案要素设计45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47
五、应用范围49
六、优缺点49
第五节病例对照研究49
一、概述49
二、设计模式50
三、方案要素设计50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2
五、应用范围53
六、优缺点53
第六节横断面研究53
一、概述53
二、设计模式54
三、方案要素设计55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5
五、应用范围55
六、优缺点56
第七节病例分析56
一、概述56
二、设计模式56
三、方案要素设计57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7
五、应用范围57
六、优缺点57
第八节真实世界研究58
一、概述58
二、真实世界证据的产生与应用59
三、真实世界证据的评价61
第九节外科临床研究的一些特殊性问题61
一、外科的特殊性容易导致的一些认识偏差61
二、外科临床研究的难点与解决方法62
第五章医学研究证据的检索与收集64
第一节证据资源64
一、资源分类64
二、证据资源的入选标准66
三、证据分级及其发展历程66
第二节证据检索和文献搜集的基本步骤67
一、确定临床问题类型和构建临床问题67
二、选择检索数据库68
三、制订检索策略68
四、评估检索结果68
第三节证据检索实例68
一、提出并构建问题69
二、制订检索计划69
三、检索69
第六章医学研究文献的评阅与证据质量评价71
第一节阅读与评价医学研究文献的重要性71
一、医学研究文献的特殊性71
二、阅读和评价医学文献的重要性72
第二节阅读医学文献的基本步骤72
一、医学文献检索72
二、阅读医学文献的基本步骤73
第三节医学研究文献的评价要素与方法75
一、确定医学研究文献评价的范畴和内容75
二、评价医学研究文献的一般原则75
三、常见临床研究类型的评价标准76
四、研究质量评价工具76
第七章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78
第一节系统评价概述78
一、基本概念78
二、进行系统评价的必要性79
三、系统评价与叙述性文献综述的区别与联系80
四、系统评价分类80
第二节系统评价的方法81
一、系统评价前的准备81
二、系统评价流程81
三、系统评价方法81
第三节meta分析89
一、meta分析概述89
二、meta分析基本过程89
三、发表性偏倚的识别与分析94
四、meta回归及其他方法学进展95
五、慎重应用与评价meta分析结果96
第四节系统评价的评价原则96
一、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真实97
二、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重要97
三、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能应用于我的患者98
第八章病因与危险因素的研究、评价与循证实践99
第一节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意义99
一、有助于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99
二、有助于疾病的预防99
第二节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概述99
一、病因与危险因素100
二、寻找病因的指南清单104
三、疾病自然史对病因学研究的意义104
第三节疾病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105
一、提出病因假设105
二、验证病因假设106
三、验证病因/危险因素假设的主要研究方法107
四、病因学因果关联的统计学指标109
五、慎重分析病因效应的关联109
第四节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评价原则110
一、真实性评价111
二、重要性评价113
三、适用性评价113
第五节循证实践及案例分析114
一、提出问题114
二、证据检索与评价114
三、实践决策115
四、小结118
第九章诊断试验研究、评价与循证实践119
第一节概述119
一、基本概念119
二、诊断试验研究与评价的意义119
第二节诊断试验研究设计119
一、确定金标准120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120
三、样本量的估计120
四、评价指标与诊断效能判定120
第三节多项试验的联合诊断125
一、联合诊断方式125
二、独立性与联合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126
第四节诊断试验的循证评价原则与标准126
一、评价原则126
二、诊断试验的评价标准128
第五节诊断试验证据的临床实践及案例分析129
一、构建循证诊断问题129
二、检索证据130
三、评价证据130
四、应用证据131
第十章疾病治疗的研究、评价与循证实践137
第一节概述137
一、治疗性研究与评价的重要性137
二、治疗性研究与评价的基本条件137
三、治疗性研究及其试验分期138
第二节治疗性研究的设计要素及方法139
一、选择研究方案139
二、选择研究对象和样本量估算140
三、研究对象的随机化分配及设盲142
四、选择试验药物或措施143
五、试验观察指标的设置143
六、确定干预实施方法及随访观察期143
七、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144
第三节影响治疗性研究质量的常见因素及其处理方法145
一、机遇145
二、偏倚145
第四节治疗性研究的评价原则146
一、单个原始研究评价146
二、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证据评价149
第五节循证实践及案例分析150
一、构建循证问题150
二、检索证据150
三、评价证据150
四、证据应用与实践152
五、后效评价与小结152
第十一章疾病预后的研究、评价与循证实践153
第一节疾病预后的概念153
一、疾病预后及其研究的意义153
二、疾病自然史153
三、临床病程153
四、预后因素154
第二节疾病预后研究中常用结局指标155
一、率相关指标155
二、中位时间156
三、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及其衍生指标157
第三节疾病预后研究设计方案157
一、疾病预后研究常用设计方案157
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157
三、疾病预后研究的基本步骤158
第四节疾病预后研究的统计方法159
一、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分析159
二、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方法159
第五节预后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处理方法160
一、预后研究中常见的偏倚160
二、偏倚的处理方法161
第六节疾病预后研究的评价原则162
一、真实性评价163
二、重要性评价163
三、适用性评价164
第七节循证实践及案例分析164
一、提出问题164
二、检索与评价证据164
三、应用证据与临床实践决策167
四、小结167
第十二章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与评价168
第一节概述168
一、临床实践指南的概念168
二、临床实践指南的作用和价值168
三、指南与临床证据的关系169
四、循证临床实践指南的网络资源170
第二节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法与流程170
一、专家共识制定法170
二、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流程171
第三节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173
一、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原则173
二、临床实践指南的评价工具173
第四节临床实践指南应用的原则和方法175
一、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原则175
二、临床实践指南的应用技巧175
第五节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应用案例176
一、提出问题176
二、检索临床指南177
三、阅读和评价指南177
四、应用指南178
五、后效评价178
第十三章循证医学的个体化实践179
第一节最新最佳临床研究证据是循证个体化实践的基础179
一、真实性179
二、重要性179
三、适用性180
四、时效性180
第二节准确把握患者的个体化特征是循证个体化实践的基本功180
一、生物学特征及相关依据180
二、病理生理学特征及相关依据181
三、社会心理人文经济特征及其相关依据181
第三节个体化特征与证据的精准对接是循证个体化实践的成功关键182
第十四章临床决策分析183
第一节概述183
一、临床决策的模式183
二、临床决策的具体分型184
三、临床决策过程184
第二节决策分析的实施184
一、决策问题的确认184
二、决策问题的结构化185
三、相关证据及信息的检索与收集186
四、确定最终结局的效用值186
五、决策树分析188
第三节Markov模型189
一、Markov模型概述189
二、Markov模型的分析步骤189
第四节敏感性分析193
第五节不确定型决策194
第六节决策分析的局限性195
第十五章循证医学自我评价196
第一节能力评价196
一、评价“提出可回答问题”的能力196
二、评价“寻找最佳外部证据”的能力196
三、评价“严格评价证据质量”的能力197
四、评价“整合外部证据与患者价值”的能力198
第二节效果评价198
一、临床实践是否得以改善198
二、多少临床实践有证可循199
第三节案例199
第十六章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的撰写201
第一节概述201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201
二、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类型201
三、临床医学研究项目申请的准备202
第二节研究项目申报书的基本内容与撰写方法203
一、项目名称及摘要203
二、立项依据203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204
四、研究方案与可行性分析204
五、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206
六、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206
七、研究基础与研究团队介绍206
八、医学伦理学问题207
九、经费预算207
第三节研究项目申报书对照检查提纲208
第十七章临床经济学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与评价209
第一节概述209
一、卫生经济学产生背景及发展历程209
二、卫生经济学在临床科研中的运用与价值209
第二节临床经济学评价方法210
一、成本和临床结果的测量与表达210
二、成本与健康获益的测算211
三、临床经济学评价的类型213
第三节临床经济学评价的基本步骤215
一、确定要分析的项目及要比较的方案215
二、确定经济学评价的角度215
三、确定经济学评价的方法215
四、确定资料获取的研究方法216
五、增值分析216
六、成本的确定216
七、确定结果测定的方法216
八、对发生在将来的结果和成本作贴现计算216
九、敏感性分析216
十、撰写报告217
第四节临床经济学评价研究文献的评价217
第十八章临床医学论文的撰写原则和报告规范218
第一节临床医学论文的格式和撰写原则218
一、题目和作者218
二、摘要和关键词218
三、序言或引言219
四、材料与方法219
五、结果220
六、讨论222
七、致谢和其他222
八、参考文献222
第二节临床医学论文的报告规范和投稿要求222
一、论文撰写报告规范222
二、论文投稿要求224
附表随机数字表226
推荐阅读228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29
本书测试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