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作 者】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
【丛书名】“址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形态项】 513
【出版项】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5.08
【ISBN号】978-7-04-043043-1
【中图法分类号】O61;O65
【原书定价】46.00
【主题词】无机化学-高等学校-教材-分析化学
【参考文献格式】 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编.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5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08.
内容提要: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生物类各专业的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气体和溶液
1.1气体
1.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道尔顿分压定律
拓展知识:等离子体
1.2溶液
1.2.1分散系
1.2.2稀溶液的通性
1.3胶体溶液
1.3.1溶胶的制备
1.3.2溶胶的性质
1.3.3胶团结构和电动电势
1.3.4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拓展知识:纳米材料
1.3.5大分子溶液及凝胶
习题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2.1热力学一些常用术语
2.2热力学*一定律
2.2.1热和功
2.2.2热力学能
2.2.3热力学*一定律
2.2.4可逆过程和*大功
2.3热化学
2.3.1等容反应热、等压反应热和焓的概念
2.3.2热化学方程式
2.3.3盖斯定律
2.3.4生成焓
2.3.5水合离子的标准生成焓
2.3.6键能与反应焓变的关系
拓展知识:火箭推进剂和炸*
2.4热力学第二定律
2.4.1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2.4.2熵
2.4.3热力学第二定律
2.4.4标准摩尔熵
2.5吉布斯自由能及其应用
2.5.1吉布斯自由能
2.5.2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2.5.3AG与温度的关系
拓展知识:石墨怎样才能变成金刚石
2.5.4范托夫等温方程
习题
第三章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3.1化学平衡
3.1.1化学平衡的特征
3.1.2标准平衡常数及其有关的计算
3.1.3多重平衡规则
3.2化学平衡的移动
3.2.1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拓展知识:体内氧输送平衡
3.2.2化学平衡移动程度的计算
3.3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法
3.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4.1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
3.4.2质量作用定律
3.4.3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的确定
3.4.4反应机理
3.5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3.6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7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3.7.1碰撞理论
3.7.2过渡态理论
拓展知识:飞秒化学
3.8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拓展知识:酶催化
习题
第四章解离平衡
4.1酸碱理论
4.1.1酸碱质子论
拓展知识:超酸
4.1.2酸碱电子论
4.1.3硬软酸碱(HSAB)规则
4.2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2.1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2.2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2.3两性物质的解离平衡
4.2.4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4.3强电解质溶液
4.3.1离子氛概念
4.3.2活度和活度系数
4.4缓冲溶液
4.4.1缓冲作用原理和计算公式
4.4.2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4.5沉淀溶解平衡
4.5.1溶度积和溶度积规则
4.5.2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4.5.3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拓展知识:龋齿和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
习题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
5.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5.1.1氧化和还原
5.1.2氧化数
拓展知识:烫发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5.2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
5.2.1氧化数法
5.2.2离子电子法
5.3电极电势
5.3.1原电池
5.3.2电极电势
5.3.3能斯特方程
5.3.4原电池的电动势与△rG的关系
5.4电极电势的应用
5.4.1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5.4.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拓展知识:生物体内的活性氧
5.4.3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
5.4.4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次序
5.4.5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5.4.6测定某些化学常数
5.5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习题
第六章原子结构
6.1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6.1.1氢光谱和玻尔理论
6.1.2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6.1.3不确定原理
6.2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6.2.1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6.2.2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
6.2.3四个量子数
6.3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6.3.1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6.3.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6.4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6.4.1核外电子排布和周期表的关系
6.4.2原子结构与元素基本性质
拓展知识:元素起源
习题
第七章分子结构
7.1离子键
7.1.1离子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7.1.2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离子的特征
7.1.3晶格能
拓展知识:离子液体
7.2共价键
7.2.1价键理论
7.2.2共价键的特性
7.3杂化轨道理论
7.3.1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7.3.2杂化轨道的类型
7.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7.5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7.5.1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7.5.2能级图
7.5.3应用举例
7.6金属键
7.6.1金属晶格
7.6.2金属键
7.7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力
7.7.1分子的极性
7.7.2分子间力
7.8离子极化
7.9氢键
拓展知识:超分子化学
7.10晶体的内部结构
习题
第八章配位化合物
8.1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定义
8.2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
8.2.1配合物的类型
8.2.2配合物的命名
8.3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8.3.1立体异构现象
8.3.2结构异构现象
拓展知识:铂配合物和癌的治疗
8.4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本性
8.4.1价键理论
8.4.2晶体场理论
8.5配位解离平衡
8.5.1配位解离平衡和平衡常数
8.5.2配位解离平衡的移动
8.6螯合物的稳定性
8.7配体对中心原子的影响和配体反应性
8.8配合物在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拓展知识:无机聚合物(高分子)和配位聚合物
习题
第九章s区元素
9.1s区元素概述
拓展知识:碱金属阴离子
9.2s区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9.3s区元素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9.3.1氧化物
9.3.2氢氧化物
9.4s区元素的盐类
9.4.1晶型
9.4.2溶解性
9.4.3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
9.5锂、铍的特殊性和对角线规则
拓展知识:锂和精神健康
习题
第十章p区元素
10.1卤素
10.1.1卤素概述
10.1.2卤化氢和卤化物
10.1.3卤素含氧酸及其盐
10.2氧族
10.2.1氧族元素概述
10.2.2氧族元素氢化物
10.2.3金属硫化物
10.2.4硫的含氧酸及其盐
10.2.5酸的强度与结构的关系
10.3氮族
10.3.1氮族元素概述
10.3.2氨和铵盐
10.3.3氮的含氧酸及其盐
拓展知识:明星分子
10.3.4磷及其化合物
10.3.5砷的化合物
拓展知识:砷的毒性和含砷药物
10.4碳族
10.4.1碳族元素概述
拓展知识:发现C60的过程
10.4.2碳的化合物
10.4.3硅的化合物
10.4.4锡和铅的化合物
10.5硼族
10.5.1硼族元素概述
10.5.2硼的化合物
10.5.3铝及其化合物
拓展知识: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合成
习题
第十一章ds区元素
11.1ds区元素概述
11.2ds区元素单质的重要性质
11.3ds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11.3.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1.3.2铜盐
11.3.3银盐
拓展知识:光化学物质
11.3.4锌盐
拓展知识:书籍的保存
11.3.5汞盐
习题
第十二章d区元素和f区元素
12.1d区元素概述
12.1.1d区元素和过渡元素
12.1.2d区元素的特性
12.2钛
12.2.1金属钛的性质和用途
12.2.2钛的化合物
12.3钒
12.4铬、钼、钨
12.4.1铬的化合物
拓展知识:红宝石和绿宝石
12.4.2钼和钨的化合物
12.4.3多酸和多碱
12.5锰
12.5.1锰(Ⅱ)化合物
12.5.2锰(Ⅳ)化合物
12.5.3锰(Ⅵ)和锰(Ⅶ)化合物
12.6铁系元素
12.6.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2.6.2盐类
12.6.3配合物
拓展知识:*一个分子氮配合物
12.7f区元素
12.7.1镧系收缩
12.7.2镧系元素性质
拓展知识:今日稀土
习题
第十三章生命元素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13.1生命元素和生物无机化学的关系
13.2生命元素
13.2.1宏量元素
13.2.2必需微量元素
13.3生命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13.3.1生物配体和生物金属配合物
13.3.2宏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13.3.3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13.4铅、镉和汞的毒性
拓展知识:揭秘“长寿县”
仿生材料
习题
第十四章环境污染和环境化学
14.1环境科学和环境化学
14.2环境污染
14.2.1大气污染
14.2.2水体污染
14.2.3土壤污染
拓展知识:解读生态文明
绿色化学
习题
第十五章核化学简介
15.1核的组成和结合能
15.2核衰变
15.2.1核衰变类型
15.2.2核衰变规律
15.3核反应
15.3.1诱导核反应
15.3.2核裂变
拓展知识:一座天然的核反应堆
15.3.3核聚变
15.4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应用
15.4.1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特点
15.4.2射线的应用
15.4.3示踪技术
15.4.4放射性记年法
15.4.5放射免疫法
15.5辐射对生物的影响
拓展知识:氡污染
习题
……
第十六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第十七章定量分析的误差和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第十八章重量分析法
第十九章滴定分析法
第二十章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第二十一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和生物试样的前处理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
主要参考书
索引
元素周期表
评论0